企业商学院是以企业文化、企业战略和人才开发为核心,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集多种培训方式于一体,创建企业学习基地,它以构筑企业全员培训体系为基础,通过企业文化的导入和企业学习习惯的培育,形成企业知识管理、人才再造、市场竞争的智力平台,最终成为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的有力武器。
一、强调目标
培训必须符合企业的发展目标,提升每个员工完成岗位职责的能力。超过50人的公司可以大胆地命名**学院,任命一位学院院长,将目标责任落在院长头上。
二、教师队伍建设
建设一支内训师队伍。讲师越多,讲师水平越高,学院的质量越好。如何去挑选内训师?如何稳定内训师队伍,激发内训师工作热情?…… 老板应给予明确的支持态度。
初期,可以外请教师为主,逐步过渡到企业内训师为主。
老板容易忽略的点是:教学的质量,除了跟讲师的质量相关,还跟学员的质量相关。
老板常犯的错误是:问内训师要业务业绩,看不到明显的业务业绩就否定内训的作用,甚至让内训师队伍停摆。培训主要解决“知”的问题,“行”的问题和“行”的结果主要靠KPI之类的管理措施,最后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。
可以分为基础课和自创课。基础课一般是专业基础知识,比较容易请到外部教师来承担。自创课,是针对企业的发展现状,由熟悉公司内部情况的内训师承担。
课程最小管理单元,大多数企业定义为每一门课程,也可以考虑定义为知识点,这样可以更容易形成微小课程。每个岗位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,根据知识点设计课程、考题等。
四、教学方法更新
传统的方法是现场讲授、远程视频直播、录制课程点播,等等。案例教学法应该是较能刺激企业内部员工的教学方法,虽然也属于传统教学法,但现代企业可以多多使用,并形成自己的内部案例库。
“情境教学法”比较先进,让学员先看真实案例,然后带学员去跟当事人直接对话。“去中心化教学法”是本人命名的,课堂上去掉“讲师”这个“中心”, 讲师讲的少,主要是引导学员讨论,本人实践的体会,这个教学法“有魔力”。
五、打造学习平台
这个平台,让学员不是学完就散了,而是保证学员所学到的东西在后续在工作中的运用,并交流提高。大多数公司只是将学习考试成绩与收入挂钩,部分公司与上岗证挂钩,很少有公司系统地跟踪学习后的实际运用情况。
通过学习平台,要做到学习效果一代接一代地传承和发展。传承也需做规划,如:迎接行业竞争、拥抱行业合作、引领行业发展。千万不要在一个行业做了十年,自己还没有一点话语权。
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。任正非说: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完成的。同理,一个企业的未来,是在内训师的讲台上决定的。
组织架构
一般企业大学从3—30人规模不等,个别巨无霸企业的大学团队更为庞大,你们公司是基于什么逻辑来设置人员架构的?
人少一点的大学,一个学院就一个人负责,刚好对应3-4个业务部门,实行联产包干制,对应学院的培训需求都需要这一个人来响应,从需求分析到课程安排、现场运营、物料协调基本上打全场,人多一点可能3-5人一个学院,当然还是这些活,优势在于各大学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做业务上的快速响应,各个学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。但如果站在整个企业大学甚至整个企业的高度来看,这种模式的弊端是“能力重置、资源浪费、管理复杂”。
集约式结构
是指企业大学在功能设计上把“学习与发展”和“学习资源与技术”做中央集权管理和资源整合使用;各大学院做各自相应的培训管理和执行。这两大功能模块集中服务于企业大学下属的各个学院(也在需要的情况下与下属公司或单位的培训部做一些对接和支持),听取各大学院的需求并为各大学院提供输出的成果。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资源集约化使用。
挑战是“学习与发展”和“学习资源与技术”两大功能模块必须有高度的专业能力、影响力和执行力。这种模式的弊端之一则是响应速度会比较慢,而且不见得能够非常贴合各大学院和业务条线的实际需求。
所以有时候业务部门不得不自己开小灶,设置一个培训岗,干点内部专业主题培训的组织工作。
灵活结构
这种与企业方探讨的结构,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及时识别、判断、响应多变的培训需求,接近于做到 “随需而变”。它更趋向于是一个培训产品的设计团队,能够及时灵活的处理业务方的需求。培训负责人要做的就是与不同一二级业务部门保持联系,准确解读和判断需求并给出初步解决建议,其实这是一个很难的活,需要既有培训专业技术还要有八面玲珑的交往技术。所以我们可以崇尚技术但是不要迷恋技术,钢铁直男一般都活不过前三集。
至于识别后分发给下面的项目团队,则相对偏专业技术一些,扎实做好培训产品设计和运营即可,共享教务和品牌宣传,放大培训的功效;
因此大家在发起筹建企业大学时就考虑清楚,你们的架构设置逻辑是什么?不要问我哪种架构最好,穿起来舒服的才是好鞋子!